山东现代学院关于开展2023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建设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教高字〔2021〕4号)等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2023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计划

  本次计划遴选建设20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申报条件

  (一)课程团队

  1.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授课教师应为学校专任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注重为人师表。

  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3.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8人之内。

  (二)课程建设要求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6.要坚持以本为本,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三)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统一管理。

  2.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经过1年的建设周期,形成以下建设成果:

  (1)一份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体现课程思政改革思路的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应在本课程原教学大纲基础上修订而成,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新教学大纲须确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

  (2)一套新课件、新教案。根据上述新教学大纲制作体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等。

  (3)教学设计。完成5-10个教学节段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4)特色示范课堂。每门课程准备3-5节“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堂”,并提供完整的课堂实录(40-50分钟)(以光盘形式提供)。

  (5)梳理总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建设过程和实施成效,完成一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报告(不少于3000字)并公开发表1-2篇教学研究论文。

四、课程申报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组织申报工作,同时要对申报课程进行审核,择优推荐申报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7月31日前,将申报书和附件材料进行汇总并提交教务处,教务处将组织专家进行统一评审。

 

附件:1.山东现代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山东现代学院教务处

2023年6月9日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教学工作网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31-89701599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 邮编: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