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现代学院关于深化教学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鲁现代院字〔2021〕42号 2021年12月25日)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19〕76号)等文件精神,深化教学综合改革,加快建成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为要,育人为本,准确把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的新特点新任务,围绕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推动教学过程和教学各环节、各要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发展新格局,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改革目标

    各教学主体提升对教学意义的自觉与感悟,研懂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明晰相关教学行为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教学各环节改革创新,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从以教为主体到以学为主体、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转变。经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和3-5年努力,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理念和能力基本达到“双师双能”标准要求,以专业和课程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建设指向应用性、现代化,各二级学院(部)形成基于自身特色的应用型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各职能部门健全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和工作模式。

二、重点任务

    (一)转变四种方式

    1.转变教学方式。推动教师角色从信息的提供者到学生获取信息的引领者转变,从知识的灌输者向思维的启发者、实践的指引者转变。推进项目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微格教学,加强“教、学、做”一体化,驱动学生思维,促进知识转化,打造高效互动课堂。推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创造最优化课堂教学形态,推进专题研讨+教师走班、一课双师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让课堂优起来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效果实起来。

    2.转变学习方式。以教为导以学为主,通过教学改革推进学习革命,发挥学业导师作用,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变,从依赖学习向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转变,从知识记忆学习到深层思维学习、学用结合、创新发展转变。各教学主体重视为学生提供适宜性、有效性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时空场域,实现学习从课上激动到课后行动转变。推进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支持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3.转变考核方式。突出考核的诊断、引导和激励功能,着眼有利于考察学生高阶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学业考核有机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推进单向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优化过程性考核,改进结果性考核,突出应用型考核,加大开放性考核。健全校内外多元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动态评价机制,推进校企共同考核、共同评估人才培养成效、共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转变评教方式。树立科学的评教目的观,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教的基本要求,全面引导教师加强教学投入、潜心教书育人。推进从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督导转变,探索基于不同学科专业、岗位职责的分类评价,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教改等开展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健全领导听课、专家评课、行业评议、学生评教体系机制,形成多主体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实践教学评价制度等。

    (二)调整四类结构

     5.调整专业结构。按照“专业对接产业”原则,加强对地方主导、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调研,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做好专业的调、停、转、增,集中打造反映区域产业需求、体现自身优势的专业(群)。以“新医科、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牵引,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推进现有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与相近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的融合创新。突出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加快建设产业学院或特色学院,实现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6.调整课程结构。加强课程整体规划,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以岗位(群)对应的职业核心能力为依据,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深化应用型课程建设,突破教材中心地位,探索课程模块化改革,推进新知识、新成果进课程,增加高阶知识比重,以专业为单元,加强校企(行)共建课程、教材和教学案例。加快实习实训实践类课程建设,重视数字化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智能化课程平台开发建设。落实“两性一度”课程理念,推进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等一流课程和“金课”建设,提高每门课程质量。

    7.调整教师结构。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打造为目标,优化青年教师学缘背景及能力结构,持续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工程”:青年教师导师制工程,青年教师集中培训工程,教学能力展示工程,教师教学教改项目支持培育工程,入企实践锻炼工程,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支持发展工程,教学激励与教师荣誉体系夯实工程。强化企业导师的引进、聘任、管理,推进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结对交流与互动,建立实践教学双导师制度。

    8.调整课堂结构。基于任务型有效课堂打造,合理规划课堂教学时空场域,适时改变课堂空间物理结构,坚持课内课外相互融合、线下线上相互促进、校内校外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设计,将课堂延展至宿舍、校园、线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统筹设计每次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结构,摒弃“满堂灌”的思维定势,推进“知识授受式阶段+交流对话式阶段+问题探究阶段”、听-说-问-答-评等多阶层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占比,提高学生课堂获得感。

    (三)优化四个课堂

     9.突出教学第一课堂。重视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把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文化知识和专业教育全过程,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为一体的高质量课堂。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堂教育紧密结合,挖掘各类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0.激活课外第二课堂。加强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坚持以赛促学,强化项目团队建设,完善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深化创新创业训练,推进创客文化建设。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支持学生获取多种资格和能力证书,增强创业就业能力。依托社团,丰富活动形式,为学生第二课堂提供信息、载体、平台,开展具有山管特色的养成教育、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一校多品、一院一品等工作特色及品牌。强化双立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锻造提升学生劳动情怀。

    11.完善网络新课堂。创新教育服务新生态,探索“互联网+”育人模式改革创新,用好学校官方微信、各类主题网站、微信微博、手机、慕课等形式,开设学生在线学习专栏和交流平台,打造指尖上的学习阵地。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在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咨询服务的可获得性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服务体系,推动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

    12.建设社会大课堂。围绕劳动情怀厚植,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和优势,广泛开展校外劳动教育见习。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综宗合实践活动,培育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夯实发展电商扶贫、大学生支教团、劳动仲裁服务、普法宣传、智能创造、“乡村观察”大学生返乡调研等专业实践品牌。构建集劳动价值塑造、实践体验、创新创造于一体的社会劳动教育体系和平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围绕教学中心地位,通过教育教学大讨论、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九说”活动、产学研联席会议等,加强对教学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确保各单位各部门互联互通、所有教师同向同行,推动教学改革从要素调整到系统变革。

    (二)明确实施路径

     构建遴选培育梯队,分步建设,分类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在校级及以上一流专业、课程、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中率先推进,逐步推广。深化校地、校企、校会、校际合作,加强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兼职教授、企业导师等人才作用,推动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推进“一教研室一门精品课程”“一教学团队一本二级学院(部)应用型教材”。以学业导师为带动,组建项目团队、学习小组等师生学习共同体,落实一生一团队(小组)、团队(小组)学业导师负责制。推进校内资源整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组建跨院二级学院(部)教科研团队。

    (三)完善质量保障

     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等,研究制定“应用型专业”“应用型课程(教材)”“应用型课堂”等关键要素发展参考标准,推动专业、课程、课堂等质量标准提档升级。推进校企融合长效机制,探索校企共建共管、合作治理新模式。加快教育信息化,支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优化“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健全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教师及院二级学院(部)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对基层教学组织、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业导师工作校院两级考核制度。

    (四)落实支持政策

    学校、院二级学院(部)及有关单位为基层教学组织、师生学习共同体活动开展提供场地、设施及必要经费支持。对率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人才集成培养范式改革的教师及院二级学院(部)落实工作量认定,完善项目机制,加大教学奖励。开展学业导师、基层教学组织、师生学习共同体等选优评树。加强与教学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的研究,推进薪酬、职称、绩效考核等改革,加大教学投入、教学成果在评选表彰、评聘晋升中的比重。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教学工作网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31-89701599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 邮编: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