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专业学习和学院教学水平的关键内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教研厅函〔2013〕2号)、《山东现代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山东现代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和《教育部严厉打击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对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工作由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各相关学院负责具体实施。
(一)学院成立由分管院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为副组长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相关学院院长、副院长、教务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组 长:王开贞
副组长:白雪
成 员:董艳华、吴启军、赵 鹏、丛俊萍、李秀芳、武中哲、杨 云
司晓文、李建民、李莉
秘 书:范明超
(二)各二级学院要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从选题的审核、指导教师选聘、设计(论文)指导、中期检查、答辩与成绩评定等环节,切实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检查和工作有总结。
(三)各二级学院要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动员工作,组织师生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文件,正确处理好毕业生考研、实习、就业及日常课程教学的关系,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要组织开设关于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撰写的专题讲座、报告、辅导课,加强学生资料查阅能力、规范化写作能力等基本功的训练。
(四)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学生应当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如发现学生购买、由他人代写、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并追究指导教师的责任。
二、2020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
(一)认真遴选指导教师,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指导水平
1、各二级学院应配备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的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责任意识。
2、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不得超过8人。
3、学院鼓励聘请校外单位特别是实习基地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校外指导教师资格必须符合学校规定。
4、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随时了解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严把选题关,保证选题质量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注重采用实验、调查、设计等手段,避免简单的理论分析或文献综述,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有50%以上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工科等实践性较强专业应达到 80%以上。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做到一人一题(特殊的大课题可以由多人承担,但每个人的工作必须有所分工,论文内容不能相同),独立完成。
3、二级学院要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审核。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题的难度、工作量的大小要适中,题目的确定要经过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院长集体讨论确定。
4、选题程序
第一步:二级学院向教研室安排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性质和各自的研究专长拟定设计(论文)题目,并介绍课题的研究方向、目标及对学生的要求等。由各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选题结束后,各二级学院应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步:指导教师针对课题性质,向学生说明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并提出明确的研究方法和量化的工作进度,填写《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须明确学生工作内容、工作量和工作进度。
(三)增强质量意识,做好过程监控
1、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各二级学院即日起启动20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包括:组织领导、成立答辩委员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实施细则、实施计划等),2019年12月10日前报教务处备案。
2、加强开题管理
学生在选定题目、接受课题研究任务后,应查阅相关文献认真填写《开题报告书》,指导教师应对开题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检查开题报告的内容和撰写是否符合规范及是否达到开题要求等,并认真签署完整、详实的指导意见,教学二级学院审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课题研究工作。
3、加大检查力度
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做好中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学风、工作进度和教师指导情况,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序推进。
4、加强诚信教育
各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风教育,使学生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树立诚信意识,既要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又要杜绝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对在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中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加强学术诚信检测环节管理
要求全体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通过“论文重复率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学生在定稿提交前可以进行自测和修改,提交定稿毕业设计(论文)后学院组织对全体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测。
(1)检测结果认定参考标准及处理办法如下:
结果类别 |
检测结果 |
性质初步认定 |
A |
R≤30% |
通过检测 |
B |
30﹪<R<50﹪ |
疑似有抄袭行为 |
C |
R≥50﹪ |
疑似有严重抄袭行为 |
备注:R 为文字复制比,是指被检测论文与非本人学术成果的文字重合字数占全文的百分比
(2)检测结果处理办法
①文字复制比在 30%以下(含 30%)的学生(A 类),视为通过检测,但仍需修改后参加答辩。
②文字复制比在 30%~50%之间的学生(B 类),由指导教师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学生进行论文修改,修改时间至少 2 周,修改后的毕业论文须进行复检。复检后的文字复制比降至 30%以下者,视为通过检测;仍未通过者,则取消该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
③文字复制比≥50%的学生(C 类),由二级学院组成三人以上的专家组进行认定,若认定该论文有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该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若认定该论文无严重抄袭行为的,参照第 2 条执行。
④二级学院推荐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文字复制比高于 15%者,取消其评优资格。
(四)规范评阅与答辩环节,提升质量
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构成
各二级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与评分工作,组织好答辩工作。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占40%、评阅教师给出的成绩占30%、答辩小组评定的成绩占30%。
2.答辩资格的审查
答辩前要严格审查学生答辩资格,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取消答辩资格:
(1)未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全部任务者。
(2)设计(论文)有重大错误,经教师指导仍未改正者。
(3)在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有严重抄袭、弄虚作假者。
(4)在设计(论文)过程中累计缺课达总时间四分之一者。
3.答辩安排
(1)成立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各二级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人数不少于 5 人为宜,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课题答辩时,应邀请有关同行、生产部门、科研院所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
(2)答辩时间
答辩在学院统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一般在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前两周内开始,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答辩程序
①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召开预备会议,安排答辩日程、确定主持人和秘书,并报教务处备案。
②每个学生应就毕业设计(论文)做一个简短的PowerPoint参加答辩。每位学生答辩的总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其中学生介绍10-15分钟、教师提问5-10分钟。现场评议打分约5分钟。
③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表》,并给出成绩;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语,交答辩委员会审核。
④答辩后一周内,学院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学生组织进行二次答辩。
三、采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管理
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山东现代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进行毕业设计和过程管理。全校统一使用的功能有:任务书下达、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提交、评阅、答辩安排、成绩公布等功能。教务处和二级学院提前做好使用系统的培训工作,并及时发布学生和指导教师及管理人员操作说明,学生和指导教师应认真研究系统相关操作,按照学院的时间节点安排,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操作。
四、2020届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时间安排
阶段 |
工作进程 |
工作要求 |
参考日程 |
准备材料 |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
一、确定题目和指导教师 |
1.各二级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2.各二级学院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毕业设计(论文)布置大会; 3.指导教师提供选题目录,各教研室及各二级学院分层审核,严格筛选出合格的选题,将多于学生数的选题向学生公布,供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 4.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学术特长选定论文题目,确定指导教师,也可与指导教师协商后确定论文题目; 5.各二级学院将选题结果汇总成表,报教务处备案。 |
第七学期12月20日前 |
《选题情况汇总表》 |
二、做好论文开题、写作的准备工作 |
1.指导教师向学生传达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有关管理规定,师生沟通交流课题任务,使学生正确理解课题,为开题做准备; 2.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检索、课题调研以及实验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 |
系统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下达书》 |
||
阶段 |
工作进程 |
工作要求 |
参考日程 |
准备材料 |
第二阶段 开题及写作阶段 |
三、开题论证 |
各二级学院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并检查开题情况,教务处随机抽查。 |
第七学期 1月10日前 |
系统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
四、认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检查工作 |
1.指导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2.各二级学院要随时了解、检查论文写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处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
第八学期 |
系统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
|
五、中期检查 |
1、各二级学院对论文(设计)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学生加强指导、督促。 2、各二级学院将检查日程通知教务处,教务处随机抽查。 |
第八学期第7周前 |
《中期检查表及指导记录表》 |
|
第三阶段 评审答辩阶段 |
六、指导教师评定毕业论文 |
答辩前1~2周,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需认真审阅,写出评语和评分。 |
第八学期第9-10周 |
《指导教师评分表》 |
七、评阅人评阅毕业论文 |
各二级学院安排有关教师详细评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给出评分,写出评语。 |
《评阅人评分表》 |
||
八、组织答辩 |
各二级学院组织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答辩日程安排通知教务处,教务处将对答辩抽查,并做好答辩记录,给出答辩成绩。 |
第八学期第11周前 |
《答辩评分表》、《答辩记录》 |
|
九、二次答辩 |
各二级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没有通过的项目,组织二次答辩;教务处对各二级学院上报的院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组织院级答辩,并对优秀论文(设计)给予表彰和奖励。 |
第八学期第11周前 |
||
十、综合成绩评定 |
各二级学院组织专门人员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成绩汇总和统计;毕业论文成绩及时报送教务处。 |
第13周 |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 |
|
第四阶段 总结与材料归档阶段 |
十一、材料归档 |
毕业设计(论文)及工作记录等由各二级学院按有关规定归档。 |
第八学期第14周前 |
|
十二、总结与评优 |
各二级学院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推荐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报教务处。 |
第八学期第14周前 |
《毕业论文总结表》、《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表》 |
五、毕业设计(论文)交流群
QQ群:895689929,此群主要是发布通知和学生查重、管理系统操作指导,2020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根据需要,自愿加群。
附件: